交流互促提素养 齐思同行共成长 | 外研社暑期研修分享
为切实提升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与资源共享,按照校区教学事务办公室的安排,我院陈乾、陈宇琳、刘家玮、李梦灵四位老师分别于 9 月 18 日及 9 月 23 日为全校教师进行暑期研修学习分享。此次分享内容涵盖学科专业前沿信息、主旨报告心得体会、“教学之星”大赛观摩心得以及研修收获等多个方面。分享会由教学事务办公室刘礼阳老师主持。
陈乾老师从自身专业领域切入,结合主旨报告与“教学之星”大赛观摩心得展开学术交流,并分享收获体会。她指出,各高校应积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扎实落实“三进”工作以及外语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培养;外语专业改革应以“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同时,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应持续深入研究,教师不仅要摆脱纯语言教学模式,还需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契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将数字工具自然地融入教学,使数字技术切实为教学赋能,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
陈宇琳老师从大学英语教师素养内涵与提高、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材建设、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与潜力、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她提到教师应重视自身素养提升,在AI技术发展下进行教学行为转变,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智能化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合理运用数字教育化转型,融合数字技术,实现混合式教学、个性化学习、综合能力培养三方面共同发展。
刘家玮老师就“以‘智’提‘质’”,AI擘画育人蓝图”为主题进行分享,围绕AI在外语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不同挑战进行阐述,特别指出教师应明确语言的习得是过程性的,同时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将所学语言项目固化;重视外语学习要求的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实现文明互鉴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以“实践导向、循序渐进、及时反馈”为教学原则,将HAINC的教学融入外语教育,提高学生对AI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李梦灵老师围绕“以学习为导向的评价在高校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享,指出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操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以学习为导向的评价所需的语言评价素养;从提供有意义的反馈、帮助改进学习、帮助改进教学实践三个目标出发,优化评价方法,助力建立师生共同成长的发展共同体;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引导性问题,有效结合学生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落实有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尝试,从而增强学生积极性。
商务英语学院高度重视教师对外交流与培训并通过研修交流分享会的形式,教师共享学习资源,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扩大学习成效。本次分享会有效地帮助了我院外语学科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共同成长,达到了“走出去、学回来、齐分享、用起来”的目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